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正文

2020年汽车工程学院招生专业简介

2020年06月16日 14:49  点击:[]  


交通运输

(理工类,本科,学制4年)

一、专业简介

交通运输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前身为学校1956年开设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开始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该专业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规划、组织、管理以及车辆运用与保障技术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分析、表达和解决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运输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与调度、运输安全管理、车辆技术使用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二、就业去向

该专业是为满足交通运输规划、运营与安全保障、汽车运用工程等交通运输领域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与设计、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等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汽车服务企业等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有成长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教学科研单位等,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与调度、汽车运用与安全技术保障等工作。

另外,近年来本专业考研率持续上升,主要考取的大学有:吉林大学、长安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

三、专业特色

1.创办历史长,办学经验丰富。有64年的办学基础,是我校最具优势专业之一。

2.实力雄厚,优势突出。交通运输专业2006年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08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所依托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于2011年获批山东省“十二五”省级特色重点学科;2013年交通运输专业获批国家级本科院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省卓工计划”试点专业、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被评为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A类专业;2015年入选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建设专业;2016年,交通运输专业群获批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3.师资力量强,实践教学条件优越。专任教师共32人,主要来源于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为78%,获国务院政府津贴者2人,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奖1人,省优秀教师1人。

专业建设有省重点实验室、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四、主要课程

学生在校期间共需修学分171分,主要理论课程有: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运输技术经济学、运输组织学、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商务管理、运输枢纽与场站设计、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运用与检修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汽车构造拆装实习、运输组织学课程设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运输枢纽与场站设计课程设计、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五、其他

历史沿革:交通运输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其前身为学校1956年开设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业立足当今交通运输发展前沿,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有效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为交通运输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员。培养的毕业生以扎实的基础知识、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车辆工程

(理工类,本科,学制4年)

一、专业简介

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该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省内较早涉及汽车领域研究的专业,形成了“以汽车设计与开发为核心,逐步辐射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技术领域”的专业发展思路。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需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熟悉汽车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行业从事设计、研发、制造工艺、试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师及管理者。

二、就业去向

本科毕业后的三个主要去向:

1.考取硕士研究生。近年来,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考取了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为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之一。

2.在汽车企业从事设计研发制造等工作。车辆工程专业近3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在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国内知名车企从事设计研发制造工作。

3.参加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成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人员。

三、专业特色

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级特色专业”,同年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被评为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A类专业;2015年入选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中的三星级以上专业名单(四星级);2016年入围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重点专业群;2018年在校内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A级;2019年首次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受理;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车辆工程专业拥有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3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获批了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三年,学生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车竞赛等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奖近600项。获得国家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

四、主要课程

学生在校期间共需修学分173分,主要理论课程有: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CAD、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单片机、汽车试验学、汽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汽车制造工艺学等。

主要进行整车拆装实习、机械加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五、其他

车辆工程专业是山东交通学院的骨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是省内较早涉及汽车领域研究的专业。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的办学定位,依托“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面向车辆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和高等学校等单位,培养“精专业,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约为10028m2,仪器设备总值为4300余万元,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示范中心,其中,“汽车运用技术实验室”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实验室”为国家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中心”和“汽车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为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拥有新能源汽车研究所、无人驾驶汽车研究所、车辆安全与节能技术研究所等13个研究所,为教学质量提升和工程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车辆工程专业将依托学校转型发展,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结合新旧动能转换汽车产业需求,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及以创新发明为导向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追踪工科科技发展前沿,将先进技术和思想融入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综合实训等环节中,为国家汽车行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



汽车服务工程

(理工类,本科,学制4年)

一、专业简介

汽车服务工程属于机械类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服务系统规划设计、技术研发、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等环节开展专业教学。依托交通部行业重点实验室“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汽车工程实验中心”,经多年持续建设,该专业的职业认可度、社会认可度、总体就业率高。

本专业始于2000年的“汽车营销”专业;2005年开始招收汽服本科生,是山东省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2011年本专业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A类优势专业;2015年入选中国大学最佳专业排行榜三星级以上专业名单;2016年作为专业群建设专业之一获批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2018年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排行榜中全国排名并列第五,山东省排名第一;2019年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并顺利通过工程专业认证申请,目前正在积极组织工程专业认证。

二、就业去向

通过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掌握与汽车服务工程相关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树立先进的质量、环境、安全意识;具备汽车服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承担汽车营销策划、汽车保险理赔、汽车鉴定评估、汽车检测诊断等汽车服务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研发、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毕业生可去汽车制造厂营销部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财产保险企业、二手车评估交易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等单位,从事汽车服务项目组织策划、产品研发、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三、专业特色

1.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专业面向交通、机械行业,特别是汽车工程领域的需求,培养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能力和素质,注重汽车服务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交叉与融合,能在汽车服务领域从事营销策划、技术研发、经营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2.专业师资力量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现有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有2名山东省优秀教师和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教师毕业于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学科及年龄结构合理,教师硕博士学位占比100%,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教师团队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多次获省级科研成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等。

3.专业实践条件强。本专业拥有实验室30个,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 设备总值达3000余万元;与全国20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和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要求;与中通客车、中国重汽、太平洋保险等开展订单式联合培养,优秀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可学习培养单位的订单课程并签订就业协议。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服务系统规划、新能源汽车、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事故鉴定学、汽车CAD、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课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理工类,本科,学制4年)

一、专业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以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和机械工程等学科为基础,培养具备动力机械及电动汽车动力装置设计研发和组织管理等基本能力的人才,能在能源、内燃机、汽车、机械、交通等行业从事设计、生产、试验、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国际视野、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山东交通学院能动专业2009年成立并招生,2011年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并入能动专业,大大增强了师资力量和办学实力。2016年,能动专业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

二、就业去向

能动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动力机械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设计、制造、试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设计研发、组织管理、技术支持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可在能源、内燃机、汽车、机械、交通等行业的企业、研究院所、管理部门工作,就业单位主要有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博世、北汽福田、中通客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采埃孚、华源莱动等国内知名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制造公司。

在校期间,能动专业学生可以参加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德国不莱梅港应用科技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荷兰萨克逊应用科学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台湾崑山科技大学等学校的国际交流项目,并有机会到对方学校攻读硕士。

近年来,能动专业考研率持续上升,2020年考研率达到24%,主要考取的国内大学有吉林大学、山东大学、长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知名院校,国外升学的院校主要有德国不莱梅港应用科技大学。

三、专业特色

1.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面向能源、内燃机、汽车、机械、交通等行业,侧重于内燃机和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培养“精专业、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2.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紧跟社会需求。依托“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可内燃机实验室及潍柴动力、中国重汽、中通客车、华源莱动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3.师资力量强,实践教学条件优越。专业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双师型教师比例70%。整体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拥有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等,实验设备总值达4千万,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校外实习基地15家。

4.多渠道交流和培训。依托学校国际化办学背景,以及内燃机研究所产学研平台和汽车工程学院良好的企业交流渠道,在国际交流、企业实习、创新研发、技术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交流培训渠道,提高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接触学科前沿,开拓国际视野。

四、主要课程

主要理论课程有: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汽车CAD、汽车单片机、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动力测试技术、燃烧与污染控制、发动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电动汽车动力装置、新能源汽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工程训练、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发动机拆装实习、CAD/CAE课程设计、内燃机设计课程设计、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创新创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