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汽车工程学院简介


汽车工程学院始建于1956年,现有硕士研究生、本科生2100余人,教职工92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7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67%,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国家特聘专家1人,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奖2人,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1人。学院拥有山东省优秀青年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荣获“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获批“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学院设交通运输系、车辆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和汽车工程实验中心等5个教学机构。其中,交通运输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特色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四新”专业。交通运输专业群(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交通运输工程为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承担交通运输硕士专业新能源智能车方向

汽车专业实验室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 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下设23个子实验室,可开设实验项目68个,开放性实验37个。其中,运输车辆检测、诊断与维修技术实验室为全国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汽车动力系统智能检测及高端装备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山东交通学院内燃机实验室”是工信部授权的工业(内燃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培训基地”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汽车运用技术实验室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山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围绕交通强国战略部署,以山东省“十强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拓展综合实力,创新软硬件建设,逐步向着汽车新能源、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迈进。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50余项,其中“面向宽温度环境及复杂工况的燃料汽车动力系统多目标协同优化控制”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新能源商用车高效电驱动系统开发与应用”等项目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荣获省部级政府奖励7项、国家级行业奖4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近三年,在“互联网+”大赛等为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项近百项,其中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29项。

学院积极对外开展社会服务,与中国重汽、中通客车、三一重装等主机厂,国汽智联等智能网联技术企业建立校企产学研就业联合培养基地,发挥资源互补优势,为行业培养人才,为行业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与中通客车等共建的“低碳智能车辆”现代产业学院为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在校内外联合建立了多个培训基地,供学生实习和教师培训,为行业和企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