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建设 >> 正文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年04月13日 16:19  点击:[]  

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专业代码:081801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专业定位

交通运输专业是为满足交通运输规划、运营与安全保障、汽车运用工程等交通运输领域人才需求而设置的本科专业。该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其前身为学校1956年开设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业立足当今交通运输发展前沿,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有效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历经十余年的重点建设,为交通运输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技术人员。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培养交通事业一线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的办学定位,以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交通运输领域的规划与设计、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等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业、汽车服务企业等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有成长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基础及机电、系统工程等工程技术基础,掌握交通运输系统分析、规划、组织、管理以及车辆运用与保障技术等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良好的分析、表达和解决交通运输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运输规划与设计、运输组织与调度、运输安全管理、车辆技术使用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有成长力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目标1:在工作中具备良好人文社会科学修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有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精神;

目标2:能够胜任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经营组织、车辆技术使用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解决交通运输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能胜任生产一线技术的工程师和管理者;

目标3:能够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经营组织、车辆技术使用与管理等环节中考虑和评价对社会、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目标4: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在团队工作和交流中发挥骨干或领导作用;

目标5:具有创新意识,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完善自我知识体系,提高专业能力。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将交通运输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用数学模型加以描述并对其进行正确分析,综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并运用图纸、图表和文字等准确表述;能结合文献研究分析及解决交通运输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在考虑安全与健康、法律法规与相关标准,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前提下,针对复杂交通运输问题,具备从事运输场站和枢纽设计、货物(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车辆技术使用与管理等能力,并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掌握交通系统工程原理和运输经济决策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数据调查、问卷设计、实验设计、模拟仿真和数据处理等基本方法,对交通运输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掌握并熟练运用交通运输专业领域所需的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交通运输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具有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评价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政策法规,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了解我国国情,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交通运输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法律意识,履行社会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共同达成工作目标。

10.沟通:能够通过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撰写设计文稿、答辩等方式准确表达专业见解,能与业界同行、相关专业人员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具有良好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能够掌握、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对交通运输领域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

12.终身学习:能正确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追踪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具备适应交通运输专业领域新发展的能力。

四、学制、学分

1.学制:标准学制4年,实行弹性修读年限3~8年

2.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3+10(第二课堂)学分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准予毕业。其中创新与创业教育需修满6学分(创新创业课程4学分、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

五、主干学科、核心课程

1.主干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

2.核心课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运输技术经济学、运输组织学、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输枢纽与场站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运行保障技术等课程。

3.课程体系结构图(详见附件)

4.课程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矩阵(详见附件)

六、各学期教学计划总体安排表(详见附件)


七、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详见附件)

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详见附件)

九、第二课堂安排(详见附件)


十、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结构表(详见附件)


十一、审核意见表(详见附件)